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按照国家文物局工作部署,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包括:不可移动革命文物54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2处,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263处;可移动革命文物2000件(套)。
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今年6月起,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全省革命文物名录公布工作,指导各市(地)文博部门对全省革命文物进行全面排查核实,经省文化和旅游厅审核筛选,征询省委宣传部、党史研究室等部门意见,最终形成本次公布名录。
本次革命文物名录公布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其中,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包括“赵尚志将军遇难地、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旧址、抗联六军密营遗址、中共北满省委旧址、八女投江殉难地”等遗址遗迹。可移动革命文物包括“1931年中共满洲省委印发的《告满洲各地义勇军书》、1933年赵一曼领导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时的电车、1942年赵尚志将军使用的手枪、1948年战斗英雄董存瑞同志荣获的毛泽东奖章、1955年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队旗、1959年松辽油田第一个喷出原油的松基三号井喷油嘴、1960年王进喜打第一口油井用的刹把”等反映黑龙江“四大精神”的一批可移动革命文物。
八女投江殉难地
中共北满省委旧址
抗联六军密营遗址
赵尚志将军遇难地
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是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通过摸清黑龙江省革命文物家底,夯实革命文物基础工作,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继续深化革命文物价值挖掘阐释传播,将更多的革命遗址和革命馆纪念馆纳入红色旅游线路,充分发挥革命文物服务大局、资政育人和推动发展的独特作用,把革命文物利用好、革命传统弘扬好、革命文化传承好,讲好黑龙江革命故事,谱写我省文物事业新篇章。
1933年赵一曼领导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时的电车
1948年战斗英雄董存瑞同志荣获的毛泽东奖章
1942年赵尚志将军使用的手枪
1931年中共满洲省委印发的《告满洲各地义勇军书》
1955年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队旗
1960年王进喜打第一口油井用的刹
1959年松辽油田第一个喷出原油的松基三号井喷油嘴